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历经百年发展,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性质和特点。包括党的一大代表在内的革命先辈,不但为我们开创了党的新闻宣传事业,而且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早期的中国人“以俄为师”,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办报经验。他们在总结俄国革命的经验时,认为宣传在俄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办报团结了信仰社会主义者,使报刊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策划改造社会的政治思想中心;创办党的政治机关报,使之成为党领导的政治运动的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和组织者;出版工人报刊,向工人通俗地灌输马克思主义,组织工人运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报鲜明的思想旗帜;联系社会实际,并用以指导实践活动。
在中国成立前后,有一些共产国际和俄共(布)的代表先后来到中国,指导和帮助中国者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和创办无产阶级报刊。他们协助出版中文定期刊物、机关报,有组织地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贯彻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驳斥中外反动报刊的宣传,团结、教育广大群众参与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人创办报刊和新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那时,面对四分五裂的中国,各派政治势力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向导》刊发蔡和森的文章指出,“政治上的统一,显就不是混合或调和各大军阀的旧势力可以做成的”“革命党当大大宣传民众,大大结合民众,轰轰烈烈继续做推倒军阀和国际帝国主义之压迫的民主革命”。1920年11月草拟的《中国宣言》指出,“的任务是要组织和集中这阶级争斗的势力,使那攻打资本主义的势力日增雄厚。这一定要向工人、农人、兵士、水手和学生宣传,才成功的”。我们党早期报刊分别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深入的概括总结,进而指导实践。如中央报刊侧重从整体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工农报刊注重总结工农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工人、农民的斗争策略,促进工农运动的顺利发展;青年及学生报刊则注重对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号召广大青年和学生投身反对帝国主义的运动,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量后备力量。
我们党早期报刊正是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探索新闻宣传规律,推进了党早期新闻宣传事业的发展。
中国及其出版物,从诞生起即受到反动统治者的压迫,办报刊者随时有被捕和杀头的危险。军阀政府和帝国主义势力,一再下令缉拿“过激党人”、取缔“过激主义”宣传品。创办的《湘江评论》只出版了5期就被军阀张敬尧蛮横查封了。《新青年》月刊改组后,接连遭到上海法租界捕房的搜查。《》月刊第3号首页《告中国的农民》一文,留下整页空白,编者印上一行醒目黑体字:“此面被法捕房没收去了”。在这种野蛮的强制压迫下,早期报刊常常无法顺利出版发行,新闻宣传任务的完成在一些地区举步维艰。
我党早期的新闻宣传工作还面临着财力和人力严重不足的问题。金冲及主编的《传》中,记述了办《湘江评论》时的境况:25岁的全力投入《湘江评论》的编辑工作。预约的稿子常不能收齐,他只好代笔补白,一个多月竟为《湘江评论》写了40篇文章。文章写好了,还要自己编辑、排版、校对,有时还得自己到街上叫卖。他当时在修业小学领到微薄薪水除去吃饭外没有剩余,行李只有旧蚊帐、旧被子和旧竹席,身上的灰布长衫和白布裤穿得也很破旧。在这种窘困生活中,青年的思想探索却进入最活跃的状态。
由于人力和财力不足,我党早期在新闻宣传工作中不得不采取压缩战线月,中国第四次全国大会《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指出:“在我们党的力量上说,现时尚不能发行许多定期刊物,故集中我们力量办《新青年》月刊,使其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见地运用到理论和实际方面,作成有系统的多方面问题的解释,以扩大我们宣传范围,实为我们目前急要之图。”
因面临重重困难,当时党刊有影响的并不多,但能做到少而精,力保中央机关刊物持续发行,使党的声音不断。在所有党办刊物的内容编辑上,中国领导人负起重要职责,也为我们党留下了“政治家办报”的传统。1925年,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明确指出,《政治周报》的出版,是“为了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党报党刊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我们党早期报刊工作者必须一身多任。他们既是记者,要不畏艰险,深入社会,捕捉有价值的新闻;又是政论家,要洞悉时政,以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他们还必须是政治活动家,不能坐而论道,而要践行其政治主张,以引领人民革命的道路。
党报诞生后,党对报刊的管理和出版相当重视,党的重要领导直接为报刊写作,甚至具体负责报刊的编撰。党的活动经费中,出版报刊占了相当比例。党不仅出版党报,而且指导团报、工人报刊和其他民众团体报刊的出版。在内容上,报刊的立场鲜明,党性和阶级性突出。虽然的报刊在这一阶段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但还是成功地宣传了党的政策方针,使很多人的思想发生转变KB体育平台。
说真话、讲实情,毫不动摇地坚持真实性原则,是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重要特点。主张以事实为新闻宣传的基础,真实报道评论事实。这和一切反动新闻宣传畏惧真理、歪曲事实、造谣欺骗的本质形成鲜明对照。
我党早期的新闻宣传十分注重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调查,对现实生活高度重视和敏感。如《新青年》要求青年学生走进工农群众,在工农群众中作调查。1925年12月,在《革命》半月刊上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阶级状况,对当时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依靠力量等进行了精辟阐述,为革命者分清敌我指明了方向。正是植根于社会实践活动,并随着实践的变化发展不断地调整内容,我们党早期的新闻宣传工作,促使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入工农群众的生活。
新闻宣传工作一直是我们党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始终以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呼声为出发点和归宿。党早期的新闻宣传工作者认为,不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就不能有效地揭露、批判和打击敌人。因此,党的早期报刊特别注重理论阐释的通俗化和生活化,力求让马克思主义真正为大众所接受。如《》月刊对“”的阐释是:“就是人人一样地有饭吃,一样地有工做。”在这种简洁、形象的比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很容易获得读者的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
由于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因而注意发动群众力量,依靠群众办刊。如《劳动界》鼓励工人投稿,设有“工人投稿”“通信”等栏目,刊登工人的来信和议论,讨论工人的工作状况、生活状况以及对未来的设想等,体现了我们党的报刊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和路线。
建党以后,党领导的新闻报刊事业逐渐发展壮大,仅上海一地报刊就达近10种。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与党十分重视报刊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密不可分。从组织建设上看,中央设立了宣传局(部),以一名中央委员担任宣传局主任(部长),专门负责全党的宣传工作。1923年10月,中央在教育宣传委员会下又分别设置了编辑部、通讯部、印刷部和图书馆等机构,各司其职地负责报刊的编辑、印刷发行和资料保存等工作。从队伍建设上,党领导下的各报刊编撰队伍,是代表着党的政治宣传方向的战斗队伍,必须完全具备作为党报党刊工作者的品格和素质。这种品格的内涵主要有:忠诚党的事业,立志献身人民的事业;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研究并洞悉国内外时政,文字功夫深厚;深入群众,理论联系实际;不畏艰苦,乐于奉献等等。
我党在建党初期还创设了工农通信员制度。从中央到各区委、地委设有专职宣传员。中央规定各区委和地委应定期给中央机关报提供政治的、理论的和工农的通信报告。《向导》刊发的大量地方通信和工农通信,就是依靠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人亲自撰写的。大革命时期,工农通信的方式,为广泛搜集和反映全国工农的生活状况及其斗争经验作出了贡献。
Copyright © 2002-2023 kb体育(官方网站)登录-Apple App Store-KB SPORTS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160104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