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体育appKB体育appKB体育app1月9日,游客在哈尔滨百年老街中央大街上游玩(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张涛摄
今年元旦假期,哈尔滨的旅游热度环比上涨240%,还挤进了2024跨年旅游热门城市队列,排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成都之后。
截至1月13日,抖音上排名前两位的“哈尔滨线亿次,微博上相关线亿次阅读,热搜上了至少60次。
说来,哈尔滨这番爆红的开局并不好。2023年12月18日—19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哈尔滨退票”和“冰雪大世界致歉”先后上了热搜。
事情起源于冰雪大世界开园当天,81万平方米的园区涌入了4万多名游客,因排队时间较长、体验感不佳,游客退票的呼声从现场发酵到网端。
12月19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微信公众号发出《致广大游客的一封信》,言辞恳切,措施到位,行动迅速,从满网差评到“拉满好感”,可以说准确点中网友所需——真诚。
自古“套路”留不住,唯有线日,“哈尔滨给中央大街铺地毯了”被网友刷到微博热搜第六名。“哈尔滨为‘小土豆’连夜撤下破旧公交站牌”更是冲到了微博热搜榜第一名,创造了52.5万互动量,席卷3.7亿次阅读量。
机场增设更衣间,地铁口夜间摆上照明灯,冰雪大世界设置了暖屋,东北大嗓门秒变“夹子音儿”……哈尔滨整出的这些“活儿”,统统被游客发上了网,外地游客体验是“霸总”宠粉,本地人围观是“哈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晶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我们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从2023年初起,黑龙江在新媒体平台拉开架势,促成红专街早市、万人雪地蹦迪、圣·索菲亚教堂旅拍等网红打卡地。
“小砂糖橘”们乘坐的火车被改造成东北农家乐风格,他们收到了专门准备的“雪国列车”纪念车票和玩偶,被哈尔滨站派出所民警和特警站台接送并赠送俄罗斯套娃。他们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探访时有大学生志愿者一对一牵手讲解,到极地公园时有工作人员一对一全程看护。超规格的东北式遛娃,除了吸引上千万网友在线观看,还迅速形成裂变效应。
宁夏“小枸杞”、湖南“小辣椒”们纷纷出战。山东“小葱花”、连云港的“小悟空”们相继抵达。
这边热度不消,冻梨摆盘、吃地瓜配勺、冻草莓按个卖又成了网络新梗。中央大街上请来了鄂伦春族人,圣·索菲亚教堂上空升起人造月亮,话题不断,持续霸屏。
新鲜的体验,贴心的服务,绝大多数还都免费,网友们一度惊呼“不是北欧去不起,而是哈尔滨更具性价比”。
1月7日,昆明起飞经石家庄抵哈尔滨的航班满员。1月8日,美团和携程两个平台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门票都宣告售罄。1月9日,记者入住的酒店连续三天满房。
有出行平台发布报告,假期首日,目的地为哈尔滨的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02%。携程发布的数据显示,哈尔滨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58%。
某平台数据显示,元旦期间,哈尔滨市餐饮堂食同比增长225.7%,酒店住宿同比增长512.9%,旅游消费同比增长344.6%,文娱休闲消费同比增长297.5%。
同程旅行发布《2024元旦假期旅行消费报告》预计,哈尔滨旅游热潮将延续至寒假和春节假期。
2024年元旦假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而往年冬季旅游的首选省份海南,同期接待游客171.7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06亿元。
“嘎嘎”硬的冻梨、冻柿子,热气腾腾的炸糕、大包子,家家摊子前热气缭绕,围着满眼新鲜的外地游客。东北摊主魔性的吆喝一声叠一声刺破寒冷,“冰糖雪梨来一杯,不甜不要钱啊”“东北正宗老苞米五块钱俩啊”……
拍照的、直播的、品尝的、打包的,整条街充斥着各种口音,甚至有游客拉着行李箱在摊点前穿梭。他们都是来体验东北市民烟火气的,王碧丽是其中之一。
“吃个早饭,买俩冻梨,体验一把东北人的日常。”王碧丽从广东来,下飞机直奔团好券的澡堂子,“搓澡真香。东北大姨特好,知道我们没搓过,下手非常轻,一点也不疼。”
早市的烟火、搓澡的新鲜,这些与南方迥异的地域文化,是游客北上的动力之一。
1月8日晚,冰雪大世界里人头攒动。超大号雪人和花样繁多的冰雕折射出璀璨的光,让游客仿佛置身童话世界,很多人一进门都会发出一声“哇哦”。
2023年开园前,便准备好“整大活儿”——用了近15000立方米冰,将超级冰滑梯滑道由8条增至14条,长度从500米增至521米;把《乡村爱情》《甄嬛传》主角做成冰雕雪雕;配上42层楼高的摩天轮、露天蹦迪的梦想大舞台。每个项目都可看可玩儿。驻场的一位主持人,直播场场“10万+”。
松花江上空的索道,江面上的马拉爬犁,如果这些不过瘾,还可以到亚布力滑雪场海拔999.8米的世界第一滑雪道来点刺激。
哈尔滨一直在打造冰雪场景。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开到了第40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到了第二十五届。2023年7月拿下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举办权后,哈尔滨更是开足马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冰雪场馆改造升级。
网约车司机赵锦鹏,每年夏季在广东干活儿,冬季回哈尔滨。“广东很多景点之间上百公里都是近的,乘客转个场得几百块。在哈尔滨接送游客,基本没大活儿。”他说。
确如他所说,除了亚布力滑雪场距离哈尔滨市区二百多公里,其他景点都非常紧凑。中央大街和圣·索菲亚教堂不过几百米,从中央大街打车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别只需20多元和30多元。
导游嘉嘉认为,哈尔滨没火之前,很多南方游客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东北的寒冷,“是直播和短视频,让南方游客看到了哈尔滨各景点之间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非常亲民。”她认为,这是让南方游客下定决心北上的另一个原因。
早在2023年12月初,哈尔滨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就提出,哈尔滨冰雪季要构建冰雪节庆、冰雪文化、冰雪艺术等七大板块,以滑雪、研学、自驾为时尚玩法,推出冰雪大世界、亚布力高山滑雪、松花江冰雪嘉年华等10项冰雪体验产品。
1月8日中午,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南宁游客张玉宝正在更衣室前排队,“很贴心,我们从南宁出发穿得不多,还以为要到卫生间里换衣服,没想到这边有专门的更衣室。”
哈尔滨为提高游客的体验感,特意将更衣室从20个增加到32个,还增设了地毯、镜子等物品。
1月8日晚,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零下21摄氏度。出租车司机把记者放在园区门口时特意嘱咐:“冷得扛不住了,就找小暖屋KB体育,免费的。”除了免费的暖屋,园区内的饮品店和文创店都可以蹭热,一家奶茶店里取暖的游客比购物的顾客还要多。
1月9日,红专街早市。市场管理员穿着亮黄色小马甲,拿着小喇叭一路吆喝。保洁员拎着夹子和垃圾袋,边走边捡拾少量的塑料袋,临近早市结束,红专街一直干干净净。三名全副武装的民警正在巡逻,他们的眉毛和口罩上都结了白霜。一名民警告诉记者,他来自哈尔滨市公安局道里区刑侦大队,每天在早市执勤,为游客提供安全保障以及咨询服务。
冻货摊主张继良说,几个月前,早市管理方就通过摆放公平秤、发放《信用条例》等,增强摊区经营者诚信意识,连商户态度都在管理范围,“跟顾客大声嚷嚷的一个都没有了。”
在冰雪季来临前,哈尔滨市就组建了冰雪季服务保障专班,文旅、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管、应急等各部门联合制定相关应急预案,保障旅游市场秩序,尤其注重与游客互动。何晶曾表示,“游客需要什么,我们就上什么”。
黑车载客,重罚停运。排队过长,退票致歉。旅行社违法,迅速查办。1月12日,针对“不交自费项目让游客等”事件,哈尔滨市道里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一天时间调查落实,涉事导游停团,立即接受调查处理。
网友反映,圣·索菲亚教堂关灯时间早。当地马上安排。元旦期间,教堂内的参观时间延长至20:00,其他时间为19:00。广场熄灯时间延至每天23:00。
本地人几十年没见过的打铁花,安排。平时600元门票的音乐演奏会,安排。为了让南方游客拍到带月色的雪景,人造月亮也安排。把哈尔滨“变”成土耳其,热气球再安排。
网友总结哈尔滨是“讨好型市格”。“讨好”的背后,其实是哈尔滨敏锐观察到游客的变化——游客对于旅行的要求,已经从单纯满足视觉体验的观光式旅游进阶为附带情绪价值的体验式旅游,更需要互动和沉浸感。
1月9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姑娘吴倩正和小伙伴刷身份证入校参观。早在2023年8月,哈工大便全面开放校园参观。1月2日,哈工大推出了校内旅游攻略。1月11日,校方再次发布消息,继续向游客开放校园暖廊、图书馆、滑冰场和部分食堂,还在公共区域为游客准备了姜枣茶和红糖水。
1月11日23时,二宝刚送完最后一名南方“小土豆”。他是哈尔滨一家高端车租赁店老板,从2023年12月29日开始,二宝投入了4辆劳斯莱斯、2辆迈巴赫在中央大街和冰雪大世界之间免费接送游客,“一天2000多块钱油钱,接送百十来位南方游客。好多人问我为啥?啥也不为,游客来了就是‘且’(客人)。”
正如2023年12月25日,哈尔滨致全市人民的信中所写:“人人都是城市温度传递者”,要彰显“礼迎天下客,冰雪暖世界”的敦厚与担当,承接好这“泼天”的情谊。
从淄博烧烤到哈尔滨冰雪,网友们戏称这两座城市的爆火现象,带来的堪称“泼天的富贵”。很多城市的文旅部门也在积极谋划,希望自己的城市也能“一夜爆火”。
记者在哈尔滨深度采访的几天发现,“泼天富贵”的到来,表面看存在某个幸运点,但要承接好这种爆火,却需要实打实的准备。
哈尔滨的文旅资源非常丰富,除了独特的冰雪项目,还有中央大街的异域风情建筑,国防名校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俄式美食、东北餐饮和搓澡文化等。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文化的多元性。
加之几十年的旅游运作,当地不但对文旅家底烂熟于心,而且进行了非常精细的资源规划和项目创新。可以说推送到游客面前的旅游大餐,总有一款打动你。
值得关注的是,哈尔滨在发掘多样化旅游元素的同时,始终聚焦核心要素,锚定“冰雪”,推出了“逃学企鹅”等众多IP,对城市文旅的定位非常清晰,对谁唱主角十分明确。
在这个冬季,上海也火了。“小冻梨”南下,是被电视剧《繁花》吸引的。一部剧带火一座城,这是上海的文旅新故事。《繁花》中提到的美食、景点、服装等,都在被游客热捧。
《繁花》展示了上海丰富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通过影视剧的催化,直接带来了游客打卡效应。
于是,排骨年糕让“鲜得来”日销量创下历史峰值。蝴蝶酥让国际饭店门前排起长队。当地导游甚至推出了“繁花Citywalk(城市漫步)”,为游客详解剧中的故事发生地。
从曾经或正在爆火的案例来看,其实,一夜爆红,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也是一次考验。
其中考验的,便有这座城市的公共服务和治理能力。海量的游客来了,必然要面对吃住行游一系列问题,有一个环节拉胯,口碑可能就会坍塌。而这些功课,都得在“富贵”到来前完成。
可以预见,文旅热点在今后会不时出现,下一个是哪里,好像取决于“偶然”,难以确定。但其中却蕴含着“必然”——立足特色,做好日常,创新谋划。
阶段性的火爆,可能在任意一个节点发生。因为文旅消费正在变得更加日常化。把握这种趋势下的机遇,各地都要做好自己,静待花开。(
Copyright © 2002-2023 kb体育(官方网站)登录-Apple App Store-KB SPORTS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皖ICP备16010407号-1